看完核酸檢測流程 我再也不催報告了!
疫情反反復復
很多人的日常如下
做核酸→上班→回家或者是
上班→回家→做核酸
這輩子當過最大的官就是核酸檢測每組10人的管長
除了排隊求簽大家最急的就是
催核酸報告
很多人以為核酸檢測就像血常規一樣
結果卻發現.......
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實,真正的核酸檢測
沒你想的那么簡單
01
到指定的地方采樣
一般是到指定地點進行核酸采樣。
近期的我:捅喉嚨N次,談戀愛0次
02
把標本統一送到特定實驗室檢測
核酸檢測是極其靈敏且精密的實驗,核酸檢測實驗室有特殊的環境要求,不是隨便開辟個地方就能檢測的。
為什么要建立專門的方艙實驗室才能進行核酸檢測,也是這個道理。
03
簽收標本后一個個拆開錄入系統
這個步驟需要一個一個拆包裝,而且是雙層密封包裝,且不說幾千個包裝,能拆一天...
每一個還要噴酒精,做好生物安全防護。

隨著“滴”一聲,標本的信息就會錄入系統,對接健康碼。
畢畢竟事關每個人的健康,粗心大意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04
提取核酸,步驟像種花生一樣繁瑣

那問題又來了:如果把標本提取出來的核酸當做一塊土地,把新冠病毒比喻成花生,那怎么在組成土地的眾多元素里,知道有沒有花生呢?
那就整點肥料和水唄,讓花生成長,一個變倆,倆變四個,四個變八個……這樣就很容易知道了。

這個過程中,醫護人員還是得一個個擰開蓋子,用加樣槍(移液器)吸取標本進行核酸提取——往生物安全柜前一坐,連續擰開千個蓋子,戳上千個槍頭吸取上千個標本,然后再打掉上千個槍頭,擰上上千個蓋子....
對他們來說,這個步驟可以說很酸爽吶~

05
在完全0污染環境中配置試劑
而且全手工分裝,還要做好保護,一定不能污染了!萬一掉點“花生種子”下去,你就會得到一個錯誤的結果:本來土里沒花生,卻長出了一堆花生,畢竟指數倍增的力量是可怕的。

06
加樣要快準穩還得0失誤
這個步驟仍然全手工,醫護人員需要全程全神貫注進行,確保0失誤!

同時,提取好的核酸只需加入5ul進入試劑體系進行擴增,5ul什么概念?
一滴水的十分之一,用極小的槍頭也只能看到頭上那一點點~而且還要求操作過程:快!穩!準!

07
上機檢測,“發動”了就不能停下來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核酸檢測不能做到隨到隨測的原因之一,因為儀器一開機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運行完這個批次才能進行下一批。


但做完上面這些就夠了嗎?肯定不是啊!
在進行每一次檢測時,還需要加入相應的各種陰性對照,質控,生理鹽水對照用以監測此次實驗全過程的質量,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及準確。
畢竟實驗過程太多步驟,存在太多潛在的干擾因素了,所以就需要每批次都要采取這樣的措施來確保檢測質量。

檢測人員最怕什么?就是擴增失敗~
盡管已經小心小心再小心,也很難保證每一次結果都那么的完美。
然后,你懂的~回顧流程,分析問題,找到可能受影響的步驟,再來一次~

儀器運行時檢測人員能閑一點嗎?
想太美了!
儀器運行的時候,新的一批標本又來了,又要開始錄信息,提核酸,加樣……
耗材準備(拆包裝),儀器設備保養,環境監測,海量垃圾的清理,實驗室消殺(紫外、含氯消毒液、酒精),另外,一天之內咋滴也要上個廁所吧…

別擔心,為了你的綠碼所有人都在“拼命”
自疫情發生以來,吉卡生物全體員工迅速投入其中,爭分奪秒處理檢測樣本,加班加點嚴格落實各項檢測相關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長春市吉卡醫學檢驗實驗室(吉林吉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作為衛健委指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機構,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積極響應號召,承擔長春市較大部分核酸檢測任務。從疫情突然發生時,吉卡人始終以最嚴謹的態度,最嚴格的規范,安全有效及時地進行核酸樣本檢驗和結果報送工作,完成了疫情防控指揮中心委托的檢測任務,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了吉卡力量!
防控疫情,重任在肩。面對潛在的社會風險,吉卡積極行動,踐行企業擔當,在沈陽、南京的醫學檢驗實驗室正同步加緊建設中…,爭取為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01
采樣前
?正確:前面的受測者結束后,等待醫生完成雙手消毒,拿出新棉簽后,迅速上前脫下口罩張嘴采樣,取樣結束后立刻戴好口罩。
1. 提前準備健康碼。
2. 采集口咽拭子時,盡量放松,頭后仰、深呼吸,嘴巴張大,有助于暴露咽喉部位。(避免喊“啊”)
3. 采集鼻咽拭子時,如出現鼻部刺激感、打噴嚏,應用紙巾或手肘遮擋。
4. 采樣前后均需注意手部衛生,可準備一個備用口罩,污染后方便隨時更換。
疫情終將散去
我們終將守得云開見月明
END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及內容均來源于行業專家或網絡、攝圖網和國外知名雜志,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關鍵詞: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