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可謂肆虐我國的第一殺手,且正在呈年輕化趨勢發展。
?
雖然中風很普遍,差不多每5個人中就有2人會在一生中患上中風,但關于中風的治療及預后效果卻差強人意。
?
?
多數中風患者即便康復后復發的概率也極高,且復發一次比一次嚴重,中風后遺癥如偏癱、失語等也給患者和家庭造成較大負擔。
?
中風難治愈主要在于受損的神經元幾乎無法再生,因此,一旦發病如果沒有在黃金時間及時搶救,中風及后遺癥就可能伴隨接下來的一生。
?
?
腦中風,為何難治愈?
?
中風也稱為腦卒中,它的本質是腦血管發生了病變,繼而造成腦細胞功能損害,如果腦血管因為各種原因發生了堵塞引起細胞供氧不足就會引發腦梗塞,而如果腦血管發生破裂就會引發腦出血。這兩種情況都是腦中風的典型表現。
?
腦中風患者腦組織在短時間內缺血缺氧并壞死,會導致神經元減少,軸突鏈接中斷,局部產生活性氧自由基而影響腦組織損傷的自我修復,進一步喪失局部腦功能和神經組織。
?
因此,腦中風的患者通常發生偏癱、語言障礙,或者頭疼、惡心、嘔吐等癥狀。
?
很多腦中風患者雖然躲過死亡關,卻沒有擺脫掉后遺癥。
?
?
?
?
?
腦中風后遺癥主要表現在:
?
有些人不會說話了
有些人失明了
有些人情緒精神出問題了
有些人大小便控制不住了
有些人成為植物人.......
?
?
?
通常的溶栓治療只能緩解暫時的癥狀,并不能有效改善腦中風受損的腦組織神經元,這也極大地增加了腦中風患者后遺癥、致殘的概率和程度。
?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干細胞在中風領域的改善潛力讓眾多的研究者和患者充滿希望。
?
?
?
?
?
?
緩解腦中風后遺癥的新武器
?
隨著干細胞移植技術的發展,干細胞能再生組織、器官及干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得到了更多的場景應用,也為腦中風治療提供了新途徑。
?
在這項研究中,9名年齡在30-65歲之間的偏癱患者在中風后5—24個月接受人源神經干細胞NSI-566腦內移植,NSI-566被移植至腦內梗塞灶附近。連續24個月的隨訪數據顯示,所有劑量的干細胞治療耐受性都很好,沒有發生神經系統惡化或與治療相關的不良并發癥,這證明了干細胞應用的安全性問題。
?
△ 通過24個月的隨訪臨床結果,顯示了相對于基線的分數變化
?
?
移植到腦內梗塞病灶的干細胞,通過分化為神經系統的各類細胞、分泌營養因子,促進神經和血管再生,修復受損的血-腦脊液屏障,減輕炎性反應等促進腦梗死動物的神經功能恢復,讓9例臨床患者偏癱的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
?
△ 9例患者的影像學顯示病變區域的組織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
影像學研究的結果表明,干細胞植入區出現了新的神經組織,這也證明了人源神經干細胞NSI-566治療偏癱性腦卒中擁有一定的臨床益處。
?
?
?
干細胞修復腦中風后遺癥的機制
?
1.替代壞死細胞,修復受損細胞
干細胞可以分化成神經元、膠質細胞等細胞,通過替代病變的細胞,促進新的細胞生成和功能恢復。研究表明,干細胞通過分化成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等細胞類型,可以促進中風后遺癥患者的功能恢復。
?
2.調節多種細胞因子分泌,釋放神經營養因子
干細胞會向受損區域遷移、分化,并分泌神經營養因子。神經營養因子作用于神經元細胞體,促進神經反射活動的恢復,如學習、記憶等功能恢復。
?
?
3.降低軸突生長抑制因子表達
目前已明確的軸突生長抑制因子主要為 Nogo-A、MAG、OMgp,已有實驗證明脂肪干細胞移植能抑制 Nogo-A 抑制因子表達、腦出血后損傷部位表達增多的 OMgp、MAG 也可在移植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后得到下調。
?
4.抑制神經細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是一種能促進細胞凋亡的蛋白酶,可用來評估神經細胞凋亡情況。干細胞可降低caspase-3 的表達,由此抑制神經細胞的凋亡。
?
綜述
腦中風的治愈一直是醫學領域的難題,干細胞是干預腦中風中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如今,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干細胞在干預腦中風中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
?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及內容均來源于行業專家或網絡和國外知名雜志,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
人劃線
發布時間:2023-10-31
瀏覽量 :616
胰島素是一種調節血糖水平的激素,如果沒有它,血糖就會過高,導致糖尿病及其許多并發癥。1型糖尿病由破壞胰腺β細胞的自身免疫性攻擊引起的,嚴重的2型糖尿病,也造成缺乏足夠的β細胞。
發布時間:2023-10-25
瀏覽量 :305
早期的乳腺癌多是無癥狀的,出現各種乳腺癌臨床癥狀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機會。所以,我們呼吁增強乳腺癌早篩早治的意識,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規范、有效的乳腺癌早篩是預防乳腺癌最有效的手段。
發布時間:2023-10-25
瀏覽量 :785
最近一段時間,#支原體肺炎#?被網友刷屏了,剛一開學就有不少孩子因為感染入院。不僅是孩子,甚至成年人也頂不住支原體肺炎感染入院。
不是傳染病,但會傳染?
?
肺炎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種非典型病原,雖然肺炎支原體感染不屬于傳染病,但其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
主要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最高的是5-20歲的人群,以5-9歲最高,其次是10-14歲。
?
武漢協和醫院金銀湖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孟大全介紹,對于一些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其感染了支原體或者衣原體之后,有可能發展為重癥肺炎。在經歷了幾年小范圍的流行之后,支原體感染可能會出現一波大流行。
?
為什么支原體肺炎愛纏上孩子?
?
兒童容易感染支原體的原因是肺部免疫防御處于建設階段,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呼吸道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較差。比如,鼻腔、氣道纖毛運動和咳嗽反射弱,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低。另外,學校人群聚集程度高,病原菌容易傳播也是原因之一。
?
?
癥狀后期
免疫力較弱的人群,除了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外,肺炎支原體還會進一步向下呼吸道擴散,引發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嚴重的肺外并發癥。
此外,呼吸道更深處也會波及,這里會出現更嚴重的水腫和破壞,出現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
?
隨著感染進展,產生的身體垃圾越來越多,這些分泌物就形成痰液,變得黏稠或濃厚。這樣的痰液可能堵塞肺泡和支氣管,從而導致呼吸也變得吃力,尤其是小朋友。
?
小朋友的呼吸道比較窄,感染后更可能導致氣道狹窄、阻塞,因此,他們會感到有點喘不過來氣,可以聽到他們呼吸時呼吸道內“嚯嚯”的聲音。
?
?
如果感染嚴重,甚至會痰中帶血。這是因為炎癥和分泌物破壞到了血管,出血伴隨痰液排出。
?
總的來說,肺炎支原體非常狡猾,它的感染癥狀酷似感冒或重感冒,容易令人掉以輕心。
?
?
日常該怎樣預防??
?
目前肺炎支原體感染沒有針對性的疫苗來預防,而且感染后仍可能會再次感染,所以加強日常防護是重中之重:
?
1.?居家時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的衛生清潔和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至少20分鐘。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須去時要佩戴好口罩。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手衛生。如乘坐公共交通后、外出回家應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掩口鼻并做好手衛生。
?
3.堅持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睡眠,安排合理飲食,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
?
不想頻繁生病,提升免疫力是關鍵!
免疫力如同駐扎人體的軍隊,在與外界來襲的病毒、細菌“作戰”的同時,還承擔了重要的防御任務。
?
如果把人的身體比作是一棟大廈,那么免疫力就是這座大廈的安全防御系統,守好這道安全防御就可以防止病毒的入侵。那么面對大波襲來的病毒,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加固這道防線呢?
?
?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
人類的健康成長和健康生活,與機體的免疫力息息相關。正常的免疫系統是人類健康生活的一個基本條件,人類80%的疾病都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
免疫細胞不僅適用于癌癥患者的干預,還適用于日常保健,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亞健康,延緩衰老等多個方面。
?
實驗證實,定期為體內補充特定數量且具有旺盛活力的免疫細胞,促進自身免疫細胞的分裂活化,促進老化受損的免疫細胞更新再生,清除各類致病病毒、寄生菌和突變細胞,可顯著提升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預防癌癥的發生。
支原體肺炎來勢洶洶,但也不必畏懼,增強自身免疫力,就是對疾病的最好預防!
?
?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及內容均來源于行業專家或網絡和國外知名雜志,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
發布時間:2023-10-25
瀏覽量 :558